青春逐梦科技前沿,实干筑就数字未来——南京大学师生赴杭开展社会实践,探寻AI时代青年成长报国路

来源:  南京大学   作者:     人气:523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4 10:47:27

“这次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,AI早已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属技能,而是一种如水电般融入生产生活的基础能力,它正在重塑几乎所有的行业,也更让我们看清:青年成长必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才能在AI时代找准报国方向。”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23级本科生花天岑在杭州新科技企业调研结束后发出的感慨,道出了一群南大学子的共同心声。

2025年暑期,由南京大学软件学院、计算机学院、数学学院、商学院等院系20余名本研学生共同组成的宁杭新科技人才生态调研队,先后走进杭州阿里云、淘天、蚂蚁、字节跳动等11家重点科技企业。团队通过实地参观感知产业实景、与企业专家及南大校友深度对话,聚焦头部企业与高成长企业的技术发展前沿、核心人才战略,在沉浸式探访中触摸AI时代的产业脉搏,为新时代青年找准成长坐标锚定现实参照。

“当前,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产业变革各领域,既重塑行业格局,也重构人才需求标准。身处这样的时代浪潮,青年学子不能只在课堂里学知识,更要走进产业一线‘接地气’,才能读懂时代对青年的召唤。”带队教师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利群老师指出,“这次调研也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益探索,旨在帮助同学们在‘行走的课堂’中贯通理论与实践,将专业所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连在一起。” 

39bf2bcc8d06a77231043f2b8ad21dc7_700x700&r=1757410408200.png

社会实践团队参观阿里云园区

访企拓岗:沉浸式触摸产业创新脉搏

为精准对接新科技企业人才需求,队员们的足迹遍布杭州科技产业的核心场景:从阿里云飞天数据中心感受算力支撑的“数字底座”,到云深处机器人测试场见证智能装备的“灵活身手”;从字节跳动技术研发中心探寻AI大模型的应用逻辑,到安恒信息安全体验创新中心理解网络安全的“守护密码”——每一处走访,都是一次对“科技如何赋能产业”的深度认知。

在阿里云技术展厅,师生们系统梳理了云原生技术的演进历程,近距离观察AI大模型的落地案例,还亲手体验了基于通义系列模型开发的智能客服、图像设计工具。当看到“云工开物”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“数据采集—智能分析—决策优化”的全链路服务时,商学院2024级本科生罗炜翔深受触动:“以前对云计算的理解停留在‘存数据、算数据’,现在才明白,技术是如何实实在在帮传统产业降本增效、实现转型升级的。”

在恒生电子数智展厅,金融分布式数据库、智能风控系统等技术应用场景,让团队深刻体会到“技术硬+业务通”的复合型人才需求。“研发岗位不仅要懂技术,还要理解金融逻辑。”企业HR的话给计算机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浩宸带来启发:“这提醒我在学习中要主动了解行业场景。”

277dfe13ff719d24c81f9764d0f9c093_700x700&r=1757410439448.jpg

 社会实践团队参访蚂蚁集团

39389efe09f287b5fa77b41d02915aba_700x700&r=1757410462037.jpg

 社会实践团队体验云深处科技“机器狗”

校企对话:解码人才需求 明晰成长方向

企业技术专家、人力资源专家以及校友的分享,则进一步为同学们打开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认知窗口。

网易的动捕房体验让团队惊叹于技术与艺术的融合——演员穿戴设备的动作可实时转化为虚拟角色动画。这对此前从未了解过游戏行业的钱君承同学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,他第一次了解到游戏行业需要这么多不同专业的人才。“游戏开发需要客户端、服务器、AI算法等多领域人才。”网易HR进一步解释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具体要求,而这样的多元需求,恰恰意味着从业者需要不断跨越专业边界、更新知识储备。也正因如此,一位南大校友、现网易资深游戏策划更是结合自身经历分享道:“在这个需要持续吸收新知识、应对快速变化的行业里,对行业的热爱能驱动持续学习,这比成绩更重要。”

“我们会在面试时提问一些对方知识盲区的问题,从而考察他面对陌生问题时思考的方式和能力”阿里云人力资源负责人在分享中提到。群核科技的HR同样透露,招聘时会通过现场命题的方式,让候选人利用现有工具即时解决实际问题,以此考察其临场应变与问题处理能力。无论是像阿里云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,还是以“杭州六小龙”之一群核科技为代表的高成长型企业,都格外看重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。这种人才需求与AI时代的发展特征高度契合,也对求职者的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“大家都在谈‘AI+’,但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既有技术功底,又能理解行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。”安恒信息的专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。通过与企业专家的交流,同学们不仅明晰了技术岗位的能力要求、职业发展路径,更在“项目经历重要性”“多元背景优势”等关键问题上获得珍贵建议。

b6c7a3075b55f9d34b7aab89ceb4c576_700x700&r=1757410639854.png

社会实践团队参访网易

实践感悟:从认知升级到行动规划

六天的调研里,团队累计记录了30余小时音视频素材,整理出30余万字记录——这些沉甸甸的“成果”背后,是对杭州新科技产业生态、人才需求的清晰认知,更是对“青年该如何成长”的深度思考。

参与实践的这群南大学子来自不同学院,带着各自的学术兴趣和职业目标,他们在调研中反复对比杭州与南京在产业生态、创业环境、科技转化等方面的异同,进而深入思考自己在“城市选择”与“赛道定位”上的未来方向。

“对我们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来说,AI时代并非意味着可以放松对代码能力的要求。正相反,我们更要打好基础、搞懂核心逻辑,让AI成为助手而非替代者。”软件学院田宇同学感叹。数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美含则从区域发展角度思考:“南京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,要是能加强‘产学研’衔接,技术成果落地会更快。”团队也期待,这次调研成果能为南京大学AI通识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。

离杭那日,西湖水面倒映着科技园区的灯光,宛如一条流动的“创新长河”。“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明白,科技强国的蓝图需要一代代人用实干绘就。”计算机学院刘思远的话道出了团队的心声。

带着调研的收获、成长的思考,这群南大学子正以更坚定的步伐,行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——他们终将把青春的汗水,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,用青年之力,为数字中国建设、科技强国征程注入澎湃动能。



责任编辑:bbx